交通信號控制方案設計中,有一個重要的參數(shù)叫做全紅時間(也有稱為全紅時長,英文縮寫AR,AllRed),這個參數(shù)用得好可以大大改善交叉口的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但如果用得不好也會產(chǎn)生反效果,增加交通延誤。
長期以來國內一線的信號優(yōu)化工程師對這個參數(shù)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實際的控制方案不使用或者濫用、亂用全紅時間,造成交叉口通行效率低下。那么全紅時間這個神秘的參數(shù)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在實際工程中如何正確設置,下面一一為您奉上。
交通信號控制燈
什么是全紅時間?
在相位方案設計中,有幾個相關概念需要先搞明白。
黃燈信號
黃燈通常設置于信號相位中綠燈結束之后,提醒駕駛員紅燈即將開啟。黃燈時間一般不建議車輛駛出停車線進入交叉口,除非在黃燈開啟之初,車輛已經(jīng)接近停車線,無法安全制動時,可以開出停車線。
因此黃燈時間的設置與車輛越過停車線駛入交叉口的速度、交叉口大小等因素有關,但在國內黃燈時間一般設置為3s。
全紅信號
全紅信號通常設置于黃燈信號之后,交叉口所有進口方向的車道信號燈都為紅燈的狀態(tài)。主要功能是使黃燈期間進入交叉口而未能駛出交叉口的車輛能夠在下一相位的首車到達沖突點前安全駛出交叉口。
設置全紅信號主要用于清空交叉口內的車輛,信號時長取值與交叉口幾何尺寸相關,實際使用中一般控制在3s以內。
綠燈間隔時間
綠燈間隔時間是指一個相位綠燈結束到下一個相位綠燈開始之間的時間間隔。設置綠燈間隔的作用是確保已通過停車線進入交叉口的車輛能夠在下一相位的首車到達沖突點前安全通過沖突點,駛出交叉口。綠燈間隔時間一般可以認為是黃燈時間與全紅時間之和。
黃燈時間、全紅時間與綠燈間隔時間關系圖
全紅時間有什么用?
綠燈間隔時間的作用是用來清空綠燈末尾(或黃燈期間)進入交叉口內的車輛,使得下一相位進入交叉口的車輛不會與之沖突,保障行車安全。
綠燈間隔時間在信號控制中是一個重要的安全、效率參數(shù),有學者做過統(tǒng)計,國內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抽樣統(tǒng)計表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50%-80%發(fā)生在平面交叉口范圍內,其中90%的事故是發(fā)生在綠燈間隔期間。同時,由于綠燈間隔時間設置不當,造成車輛在交叉口耽誤時間約占全程時間的30%以上。
綠燈間隔時間里,黃燈是標準設置,一般都會存在,且以3秒的閃爍信號呈現(xiàn)。在很多城市的交通信號控制實施中,工程人員一般都認為黃燈時間就是綠燈間隔時間了,很少使用或基本不用全紅信號。
那么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設置全紅信號?
1)交叉口范圍比較大,車輛在交叉口內行駛軌跡過長,黃燈信號期間車輛未能及時離開沖突區(qū)域;
2)高峰期交叉口擁堵嚴重,出口車流疏散不及時,車輛在交叉口內排隊緩行,需要較多的清空時間;
3)機非混行交叉口,非機動等行動緩慢車輛得不到及時清空。
以上情況,下一相位的綠燈時間開始時,交叉口內還存在著可能與之產(chǎn)生沖突的車輛,影響該相位放行車輛的通行,容易造成交通秩序混亂,降低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要改善這種情況,有兩種方式:
一是改變相位放行順序,延后沖突發(fā)生的時間,在交叉口范圍較大,車輛在交叉口內行駛軌跡較長時,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相序的調整可能會影響交叉口的整體控制效果;
二是在黃燈信號之后,增加全紅信號,所有進口車輛不得進入交叉口,為交叉口內的車輛清空爭取時間,這種方式實施簡單,可以保證原來的放行相位相序,缺點是會增加控制損失時間,加大路口的控制延誤。
全紅時間設置建議
全紅時間也是綠燈間隔時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3秒的黃燈時間不足以完全清空交叉口的車輛時,設置全紅時間非常必要,合理的全紅時間可以大大提升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保障交叉口的行車安全。但是全紅時間會增加交叉口的控制延誤,特別是控制方案中相位數(shù)較多時,延誤增加顯著,因此必須合理測算全紅時間。
法馬交通作為一家國內智能交通行業(yè)的領導品牌交通信號燈廠商,一直致力于提供更成熟、完善的交通信號燈、交通信號設備桿架、交通信號控制機等硬件設備技術服務;同時,也將不遺余力地普及交通知識,行業(yè)內知識,共同提升出行品質。